<ruby id="1r9dj"></ruby>

<p id="1r9dj"><i id="1r9dj"></i></p><i id="1r9dj"></i>

<form id="1r9dj"></form>
<address id="1r9dj"></address>
<noframes id="1r9dj"><address id="1r9dj"><nobr id="1r9dj"></nobr></address>
<form id="1r9dj"></form>

臺胞“登陸”深耕企業管理25年:事業家庭雙豐收

2022年07月03日來源: 中國新聞網

“現在,我來大陸的目標都實現了,事業家庭雙豐收。”對于目前發展現狀,臺胞張家銘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挺滿意,“太太是云南人,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25年前,張家銘懷揣著夢想第一次跟隨企業咨詢顧問團“登陸”,他當時的初心是想用自己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幫助有需要的大陸企業,并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陸什么都挺好的,就是做企業培訓都講普通話,剛開始有點不太習慣。”祖籍閩南泉州的張家銘,在臺灣習慣說閩南話。據介紹,1997年西進大陸后,他先后擔任過平安和人壽兩家保險公司的管理顧問,獲得了業內認可。4年后,他在深圳開辦自己的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為全國各地的企業做培訓,并開始擔任深圳市管理咨詢行業協會副會長。

2018年,張家銘主動選擇來到與臺灣一水之隔的閩南城市漳州發展,注冊了漳州市永豐余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漳州和臺灣都說閩南話,在這工作、生活感覺太好了,很親切溫馨,我也算落葉歸根了。”張家銘笑道。

畢業于臺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的張家銘,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提升自身認知,還去選修了美國南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并經常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陸名校的總裁班充電。

“我做的工作,就是幫助提升企業的認知。”在張家銘看來,一切根源在于人,一個人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首先要給企業制定戰略,其次是制定具體流程制度。通過指導,一些企業第二年產值就顯著提升。”

看到服務的企業發展壯大,張家銘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他回憶稱,曾為一家浙江企業做顧問,“用6年時間,該企業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而我也賺到了錢”。

金杯銀杯不如口碑。張家銘稱,很多服務過的企業紛紛為他背書,轉介紹企業給他,讓他非常感動。張家銘透露,它制定的企業發展戰略都是長線的,分為3年和6年兩種,需要恒心堅持。

如今,張家銘先后服務過100多家企業,還為企業引入超150位經理級以上管理人才。過程中,他親眼見證企業家們認知的提升,“現在不再是以前暴發戶式的短淺認知了”。

“全世界都在和中國做生意,這即是中國企業家自身水平提升的機會,也是大陸改革開放深入、市場發展壯大的結果。”25年來,張家銘親歷大陸發展變化。

“臺灣也在發展,尤其IT行業。而大陸的發展是全方位的,軍事、科技、經濟、社會民生全面發展,有些領域在國際領先。”張家銘認為發展起來的中國人更加自信,意氣風發。

“除了內蒙古、新疆、西藏外,其他省份我都走遍,深刻感受到大陸民眾幸福感和民生保障在大幅提升。”張家銘說。

張家銘認為,他在大陸創業發展的經歷,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一個例子。目前他和漳州本地人合資開了4家相關公司,共同輔導有需要的企業發展壯大。

“任何企業都需要顧問。大陸企業多,而我擁有多年臺灣和大陸企業管理經驗,非??春么箨懢薮蟮钠髽I咨詢管理市場。”張家銘表示,未來還可能將總部也安在漳州。

作者:張金川 廖珍妹

北京臺聯動態

通知公告

推薦閱讀

友情鏈接

中央統戰部|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共北京市委臺灣事務辦公室| 北京市委統戰部| 新華社臺灣頻道| 人民網臺灣頻道| 中國臺灣網| 臺胞之家| 華夏經緯| 海峽之聲| 你好臺灣網| 中國網| 千龍網| 京臺視點|

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 Copyright ? 2011-2021 BjTL 北京臺聯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00476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0582

黄色片在线看
<ruby id="1r9dj"></ruby>

<p id="1r9dj"><i id="1r9dj"></i></p><i id="1r9dj"></i>

<form id="1r9dj"></form>
<address id="1r9dj"></address>
<noframes id="1r9dj"><address id="1r9dj"><nobr id="1r9dj"></nobr></address>
<form id="1r9dj"></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