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1r9dj"></ruby>

<p id="1r9dj"><i id="1r9dj"></i></p><i id="1r9dj"></i>

<form id="1r9dj"></form>
<address id="1r9dj"></address>
<noframes id="1r9dj"><address id="1r9dj"><nobr id="1r9dj"></nobr></address>
<form id="1r9dj"></form>

對臺青年工作是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

2022年09月23日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推動兩岸融合方面,依托兩岸融合發展部署,以“同等待遇”擴大化與細致化為導向,推進臺灣青年在大陸的制度體系融入與生活圈層融入,提升其在大陸就學、就業、創業過程中的參與感、獲得感、融入感、榮譽感、幸福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中華民族探尋民族復興強盛之道的過程中,兩岸青年共同肩負重要使命。祖國大陸一直高度重視對臺青年工作。習近平總書記7月11日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臺灣青年回信,充分展現了對臺灣青年的高度重視與高度關切,對兩岸青年攜手共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殷切期待。8月10日,國臺辦、國新辦發表《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其中強調排除干擾、克服障礙,不斷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少年交流,吸引更多臺胞特別是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使兩岸同胞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逐步實現心靈契合。在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頂層設計之下,對臺青年工作仍將在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推動國家統一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臺灣青年是影響臺灣地區政治、經濟等整體發展進行時與未來時的重要力量,也是影響國家統一進行時的關鍵力量。對臺青年工作近年來一直是祖國大陸對臺政策的重心之一,并且在深化兩岸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的整體部署中,精準化與制度化更高,主導性與實效性更強。201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中首度強調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2017年3月,時任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要“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民意基礎”。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表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我們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筑夢、圓夢。”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代表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指出“十四五”規劃順利開局,未來將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加寬廣的舞臺,希望廣大臺灣青年看清歷史大勢,擔當民族大義,扛起時代重任,持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顯然,祖國大陸的對臺青年工作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整體謀篇布局中占據重要一環,制度層面不斷深化,實踐層面不斷細化,法律規范層面不斷系統化,政策調整層面不斷彈性化,以“兩岸一家親”理念為主軸,以“雙向交流”與“單向融入”為主要工作方向,開拓創新,發展多元工作模式。在推動兩岸交流方面,依據青年的特質與認知方式量身打造特色鮮明的交流模式,強化歷史文化傳承與時代載體更迭的有機結合,擴大交流領域,提升交流層次,搭建交流平臺,打造文化精品,深化交流品質,由“入目”“入耳”觸發“入心”效應,消弭認知差異,增深彼此互信,繃緊情感聯結,推動兩岸青年的心靈契合。在推動兩岸融合方面,依托兩岸融合發展部署,以“同等待遇”擴大化與細致化為導向,推進臺灣青年在大陸的制度體系融入與生活圈層融入,提升其在大陸就學、就業、創業過程中的參與感、獲得感、融入感、榮譽感、幸福感。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正式發布《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各省市在此政策基調下亦接續研擬相關實施細節與配套政策。2019年11月4日,再度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對此前政策進行延伸、擴展與細化,使臺灣青年在學習與安家立業的全流程中都能獲得政策與配套措施上的支持。2020年、2021年接連發布助力臺企“11條措施”與“農林22條措施”等幫助臺企參與到大陸的高質量發展中。此外,祖國大陸也將助力臺灣青年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實施當中,對臺灣青年的牽引力逐漸走向國家建設的中心舞臺。

在政策的有力指引與實施之下,對臺青年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兩岸青年的交流規模由“個案化交流”向“常態化、規?;涣?rdquo;,交流深度由“走訪式交流”向“體驗式、深耕式交流”發展,交流方式由“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向“線下線上并重”發展,交流群體結構由“臺灣北部為主”向“全臺灣均衡分布”方向發展。同時,在科技快速迭代與疫情防控限制的影響下,“云端”交流方式向縱深發展。

對臺青年工作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也占據重要地位。祖國大陸從政策保障、制度輔導、機制搭建、環境營造等方面,助力臺灣青年學習、創業、就業。據統計,2015年以來,國臺辦授牌設立了78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為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提供就業創業輔導、法律咨詢和投融資支持等,截至2021年年底,已服務和入駐臺灣青年投資企業和創業團隊4500多個,實習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累計超過兩萬余名,近20萬人次參與各類交流活動。臺灣青年能夠參與大陸經濟社會的高速高質量發展中,融入高等教育、城鄉基層治理、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技服務、文化事業等領域施展抱負。近年來,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交流、學習、就業創業,主動融入祖國大陸經濟建設的意愿與熱情不斷提升,并且形成了疫情類不可抗力與惡質政治類人為阻力難以逆轉的發展態勢。

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就兩岸關系重大問題發表的長篇講話,強調持續關注兩岸青年的所思所憂所盼,為兩岸青年成長、成才、成功提供更加良好的條件和更加寬廣的舞臺。習近平總書記把兩岸青年工作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中去考量,擺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去擘畫,賦予兩岸青年復興民族前鋒戰隊的使命。臺灣青年理應擔負起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的重任,在國家騰飛中實現自我價值。

作者:楊晶華

北京臺聯動態

通知公告

推薦閱讀

友情鏈接

中央統戰部|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共北京市委臺灣事務辦公室| 北京市委統戰部| 新華社臺灣頻道| 人民網臺灣頻道| 中國臺灣網| 臺胞之家| 華夏經緯| 海峽之聲| 你好臺灣網| 中國網| 千龍網| 京臺視點|

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 Copyright ? 2011-2021 BjTL 北京臺聯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00476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0582

黄色片在线看
<ruby id="1r9dj"></ruby>

<p id="1r9dj"><i id="1r9dj"></i></p><i id="1r9dj"></i>

<form id="1r9dj"></form>
<address id="1r9dj"></address>
<noframes id="1r9dj"><address id="1r9dj"><nobr id="1r9dj"></nobr></address>
<form id="1r9dj"></form>